北京市財政局近日印發(fā)《北京市政府購買服務預算管理辦法》,明確了政府購買服務的內容范圍、預算編制、績效管理等多方面內容,規(guī)定應當由政府直接履職的行政管理性事項不能購買服務,各部門不得把政府購買服務作為增加財政支出的依據(jù),財政部門和各部門應按照部門預決算公開統(tǒng)一要求及時公布政府購買服務預決算信息等。
政府購買服務,是指通過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務事項以及政府履職所需服務事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和事業(yè)單位承擔,并由政府根據(jù)合同約定向其支付費用。作為一項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改革,近年來我國政府購買服務穩(wěn)步推進,對提高政府采購效率、節(jié)約財政開支,以及優(yōu)化市場配置,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然而,相比于歐美發(fā)達國家,我國政府購買服務起步較晚,客觀上還存在先天不足的短板,包括一些地方購買服務項目的隨意擴容,讓政府購買服務背離初衷而名不副實。現(xiàn)實中,有些地方政府面對公共經費預算考核壓力,將隨意增加購買服務作為追加經費預算的“法寶”,以致政府購買服務蛻變?yōu)樵黾咏涃M開支的“籮筐”。如此不僅浪費了大量公帑,也讓政府亂開經費口子有了冠冕堂皇的借口。
北京對此率先出臺管理辦法,彰顯了以制度剛性約束根治政府購買服務隨意擴容的改革思維,難能可貴而正當其時。
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的重要目的,是將政府不能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務交給市場,以此減少政府對市場的過度干預,實現(xiàn)政府管理職能在市場配置主導作用下的本位回歸,從而收到二者職能作用發(fā)揮的“美美與共”。政府購買服務的本質要求,決定了在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時,都應有章可循,而不能隨意妄為。
仔細把脈一些地方政府隨意擴容購買服務項目背后的病灶,不難發(fā)現(xiàn),制度剛性約束的缺失,無疑是其中的關鍵癥結。沒有制度的剛性約束,即使地方政府覺悟再高,對政府購買服務的目的也爛熟于心,但面對預算經費不夠開支的“緊日子”,也難免會在擴容購買服務項目方面動歪念。
同時也要看到,沒有制度的剛性約束,最容易讓隨意擴容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導致公帑浪費的決策者,沒有了被追責的后顧之憂。一旦隨意擴容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與難以追責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那么,隨意擴容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這一頑疾勢必如同脫韁的野馬,最終讓政府購買服務的正能量大打折扣。
要有效根治政府購買服務隨意擴容這一頑疾,強化制度的剛性約束勢在必行。此番北京市出臺的政府購買服務預算管理辦法,從內容范圍、預算編制、績效管理等多個方面,對政府購買服務立了鐵規(guī),并強調政府購買服務須向社會公開相關信息,主動接受監(jiān)督,嚴格執(zhí)行政府采購相關法律制度規(guī)定。如此嚴密的一攬子制度設計,扎緊了政府購買服務不得隨意擴容的柵欄,有助于從根本上治愈隨意擴容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的頑疾。
任何一項改革,都必須在“一抓到底”中開花結果,才能在“破立并舉”中獲得最大紅利。北京在全國率先用剛性制度整治政府購買服務隨意擴容頑疾,對其他地方具有示范和帶動作用,只要不折不扣地讓改革措施應聲落地,政府購買服務不隨意擴容的頑疾必能“藥到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