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弘揚“工匠精神”是當前人才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培養更多滿足城市高質量發展需要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工匠?如何扭轉“唯學歷論人才”的觀念,實現社會人才觀、教育觀的轉變?針對這些問題,深圳市福田區正在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的“福田方案”,塑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社會氛圍。
9月12日,伴隨著《福田城市工匠學院合作協議》和《福田城市工匠聯盟合作協議》的簽署,福田區城市工匠聯合培育工作正式全面鋪開。根據該協議,今后福田區針對職業學校在校學生,將實行政府主導的特色“雙元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技能工匠人才的‘精耕細作’。目前,我們城市建設中很多關于品質提升的細節問題,都與人才結構密切相關!备L飬^城管和綜合執法局局長郭智勝介紹,“例如人行道的鋪設、園林園藝的修整,由于缺乏高技能人才的精細化作業,往往只能達標,到了使用期限就得返修!
而工匠型人才的培養,不僅事關人才技能提升,還關系到薪酬體系、職業通道、教育觀念、社會認同等方方面面的問題。為此,福田區印發了《關于建立城市工匠培育機制推進城區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提出包含確立新型人才觀、建立企業與職業技術學校交叉互補合作機制等在內的十項具體措施。
據了解,目前福田區城市工匠學院已從兩所職業技術學校的園林綠化管養專業學生中選拔出40名優秀學生,他們將在7名“品質導師”的傳幫帶下進行為期一年的強化訓練,通過層層考核后的優秀畢業生將可直接入職區屬國有企業,入職前三年薪酬將分別達到年薪16萬元、18萬元和20萬元,高于本科生平均待遇,并享受專門定制的職業成長通道。
“福田區的這一舉措是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向精細化提升的必然轉化!鄙钲谑姓䥇f委員陳孝悅表示,城市工匠聯合培育模式,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政府、企業、學校以及學生多方面的需求,增強了學生對于“工匠精神”的認識,讓職業院校的學生找到了學習的動力和就業的方向。同時也向社會和家長昭示,要重視技能層面的教育,職業教育同樣有出路。
“當前,深圳正肩負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以及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發揮引領作用的責任,這些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量奮戰在一線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工匠的支撐。”福田區委書記呂玉印表示,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城市工匠要從供給側著手,以需求為導向,重塑人才觀、教育觀,讓工匠精神成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新征程中最顯著的精神標簽之一。
“希望最終通過政府具體的改革創新,實現社會人才觀、教育觀的轉變,讓更多的人走上城市工匠的道路,使高技能人才受益,在奉獻于城市發展的同時,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眳斡裼≌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