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4日起,海寧市總工會副主席王玉良率領黨員高天峰、吳璐璪跟隨海寧市招工組遠赴2000公里之外的云南昭通開展“搶人大戰”,經過進村入戶、宣傳發動、勞務用工合作等方式,10多天里,他們奔走上千公里,行遍15個鄉鎮、30余個村社區,圓滿完成了既定的目標。近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一張圖“畫”出復工復產加速度》,點贊海寧復工復產工作,畫面中也記錄了海寧工會三名黨員干部忙碌的身影。
王玉良說,解決企業“用工荒”是工會干部的責任和使命。半個月的時間里,化身“招工俠”的他們,圍繞既定目標,靈活制定方案,深入縣、鄉、村“搶”工。“看到越來越多的云南新員工加入海寧這個大家庭,由衷感到高興。此次深入一線,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招工中的難點,為下一步精準服務職工、建立長效機制奠定了基礎,年輕黨員也在招工一線中深入踐行初心使命,展示出了智慧和韌勁,可謂碩果累累。”
“到昭通地區說是‘招工’,其實是‘搶’工!”海寧市總工會權保部部長高天峰說,在云南的半個月,小組人員始終處于快節奏狀態:場地有限,站著開短會;決策現場商定,即刻拍板;布置招聘現場,十分鐘搞定;忘記吃飯,匆匆吃幾口泡面對付;每晚開會分析,找出問題,商量對策,忙到凌晨;夜深人靜,還要謀劃單位的工作……“雖然我們每天四處奔波,一天睡眠時間只有四五個小時,但大家同心協力完成目標后,都很欣慰。”
海寧市職工服務中心副主任吳璐璪透露,剛開始招工進展并不順利,調整對策后,本著“工人在哪里,我們就趕往哪里”的目標,招工組起早摸黑、上山下鄉,開招聘會進行廣泛宣傳。“短短半個月,酸甜苦辣各種滋味全體會了一遍。有每天乘車四五個小時翻山越嶺的腰酸背痛,有吃不慣當地菜的無奈,有在晚上統計招工情況時滿滿的成就感,也有在深夜轉輾反側時對家人的思念。這真是一次終生難忘的經歷,我深深明白了‘不畏艱險、勇于擔當’的深刻含義。”
